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 学院概况  学院介绍
学院介绍

    3522vip浦京集团始建于1958年,是安徽省最早和最大的化工人才培养基地。

 

   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,化学工程与化学两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,具有材料学博士点、以及能源与动力、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点的招生资格。化学工艺、应用化学是安徽省级重点学科。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应用化学、化学及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。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分别为1800余人和440余人。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、国家“卓越工程师计划”试点专业、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、安徽省特色专业;能源化学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安徽省特色专业(群)建设点;应用化学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;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国家“卓越工程师计划”试点专业。

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科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硕士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      博士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建院60余年来,学院为国家输送化学、化工和材料等领域各类人才1.6万余名,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、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、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、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、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,国家级领军人才13人、国家级青年人才15人等大批杰出学者、专家和企业家,为国家教育事业、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师资与平台

    学院现设有五系二中心:化工工艺系、高分子系、应用化学系、化学系、能源化工系、化工技术中心和实验教学中心,其中能源化工系位于宣城校区。学院汇聚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,拥有国家级人才、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余人。现有专任教师131人,其中:博士生导师36人、教授41人、副教授61人、高级实验师4人。98%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,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、整体结构合理、教学科研能力强、能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。学院建有“高值催化转化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”、“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”、“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”以及“安徽省柔性智能材料创制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”等学科平台。

 

 

    学院瞄准能源、材料、环境、资源等国计民生重大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和科学问题,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,在柔性智能材料、储能材料与技术、催化与合成工艺、化工分离技术、工业烟气净化技术、纳米技术与应用、高分子化学与化工等主要研究方向上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。承担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,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250余项。每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、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。近年,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发表在Nat. Synth.、Nat. Commun.、J. Am. Chem. Soc.、Angew. Chem. Int. Ed.、Adv. Mater.、AIChE J、Ind. Eng. Chem. Res.、Chem. Eng. Sci.、Chem. Soc. Rev.、Acc. Chem. Res.等化学与化工领域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。

    学院与全国各地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,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应用性成果,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技术、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、工业尾气二氧化硫脱除及其资源化、中低温SCR催化脱硝新技术、碳捕集材料与技术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实现了产业化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近年来,学院教师作为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,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3项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。


    学院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,与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保持着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,举办学术研讨会,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、交流,聘请知名教授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。学院每年安排教师赴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博士后工作、国际合作项目研究或短期访问;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大学学习,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。目前已与美、英、法、日、韩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者互访与合作关系。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 邮编:230009  电话:+86 551 62901450  邮箱:hxhgxy@hfut.edu.cn
版权所有:350vip浦京集团(中国)有限公司-欢迎莅临   管理员登录
关注学院微信公众号: